全球要聞:眾志成城 蘭州終圓地鐵夢

2023-06-29 10:03:56

“出行無憂、貼心一路?!边@是蘭州軌道人用心喊出的服務口號。

工建中心檢修

“地鐵夢”是蘭州人民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夙愿,也是2600多萬隴原兒女的殷殷期盼。20世紀70年代末,蘭州市在國家批準實施的第二版城市總體規劃中提出建設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設想。2014年3月28日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標志著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正式拉開序幕。


(資料圖片)

蘭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涉及面廣、周期長、任務重、時間緊,施工難度大,勢必會給城市交通、環境和市民出行帶來影響。為此,蘭州市成立了領導小組和指揮部,統一組織和協調推進各項工作。同時,為最大限度降低施工期間對城市交通的影響,蘭州市通過認真調研,出臺了一整套交通科學疏導措施和方案,確保工程建設對交通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克難啃硬無堅不破 匠心打造工程

2014年是蘭州軌道交通建設元年。隨著1號線一期工程全線開工建設,60多家參建單位、2萬多名建設者、19臺盾構機,櫛風沐雨、不分晝夜,用最短時間打通37公里隧道,建成20座車站。

建設初期盾構穿越黃河是地鐵給蘭州軌道人出的第一道考題,也是當時面臨的最大困難,高水頭、高壓力是考題的全部已知項。如何作答,是擺在大家面前的一道大題。施工現場數十名專業工程師不斷比對著水紋、地質等勘測資料,為了獲得更翔實更貼切的數據,他們用等比例搭建模型的方式一次次試驗、一筆筆記錄,期間收集的試驗數據足夠支撐一個中等規模的隧道施工。經過反復試驗和論證,11月1日,“金城5號”盾構機緩緩從黃河北岸始發,向著南岸的預定接收位置掘進。10米……100米……500米……經過三個月的緊張施工后,“金城5號”順利抵達黃河河道北岸預定位置。當日,在“穿黃”盾構施工現場,盾構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施工過程中除了地質、水文條件外,面對高壓水透涌、工作面失穩、盾構卡機、螺旋管噴涌等一系列問題,每掘進一環,需要兩個小時,而這一環的準備時間是掘進時間的十倍。每次盾構掘進前,都要按照施工方案嚴格分析對比上一次掘進后的施工數據、監測數據,對盾構機的姿態、掘進扭矩、注漿量等數據進行調整,工程師們要將調整后的數據拿到模擬環境下反復試驗,在得到穩定的結果后,現場指揮員才會下達掘進施工的指令。每次掘進兩三環后,之前的各類數據和技術指標都要進行重置,在實際施工中最多掘進6環就要重新進行掘進數據調整?!?/p>

“零距離”體驗收車后更加繁忙的地鐵

2019年7月31日夜晚,在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滿月”之時,記者走進了停運后的地鐵站,而此時的繁忙程度一點不亞于白天。當晚,在軌道交通隧道中記者看到,白天漆黑一片的地鐵隧道中昏暗的燈光漸漸被點亮,一群頭戴安全帽、頭燈,身著反光服、絕緣鞋,手提探照燈和工具的工作人員分班組進入了各個軌道區間,開始夜間檢修及巡查工作。

當日凌晨2時30分,車輛部的李恩正在和同事一遍遍地檢查著車輛,從車體外部到車廂內部,從車頭設備到車底部件,李恩和同事拿著手電筒緩慢移動著腳步,不時還用手觸碰一下設備,生怕遺漏一絲細節。據李恩介紹,車輛部主要負責保障車輛運行安全,每晚23時在最后一班列車入庫后,車輛部就投入了緊張的檢修工作中,利用5個小時完成全部26列車的日檢工作,以確保第二天車輛的正常運行。

此時,在列車庫一側的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調度中心也依然一片繁忙,每個工位上都有專職負責的工作人員堅守崗位。雖說已入深夜,但工作人員依舊精神滿滿地認真注視著自己所負責的大屏信息,并不時記錄著,工作臺上的電話似乎也很配合得從未間斷過,全線各種信息不停地向這里報告匯總,然后經專業分析后發出調度指令。時隔多年,記者依舊記得當晚調度部值班主任付磊那張看不到一絲慌亂或緊張的面龐,只見他目光自信堅定,向各工位下達著一道道調度指令,絲毫沒有拖沓。

貼心服務交上滿意答卷

“出行無憂、貼心一路”這是蘭州軌道人用心喊出的服務口號。在每個平凡日夜里,為有緊急情況的乘客墊付車費、為寶媽們提供母嬰服務、為走失的小孩找到家人、為殘障人士提供便捷服務、為突發疾病的乘客提供救助等等這些愛心善舉幾乎每天都會發生。而應對這些緊急事務的,正是近2000名在調度、客運、車輛、通號、票務、安保等29個工種88個崗位上的工作人員,他們為市民乘客的綠色出行累計提供了超過1萬小時安全、專業、精細、高效的貼心服務。

答試題、測酒精、填日志是電客車司機每天的“必修課”;口罩、糖果、創可貼則是站務人員每天的“必備品”;排查違禁品、危險品、可疑人員是安保人員每天的“必答題”,這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換來的是“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運行圖兌現率99.99%,列車正點率99.99%,其他各項關鍵運營指標均高于國家標準”的優異成績。

如今,蘭州軌道交通以做精做活運營管理服務工作為總要求,多舉措提升服務質量與水平,推動運營服務向專業化提升,向品質化轉變,向規范化發展,以服務樹品牌,不斷增加市民乘客對蘭州軌道交通服務品牌的感知度、認可度。

記者手記

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于2019年6月建成運營,線路穿越主城四區,是蘭州市乃至甘肅省城建史上規模最大、周期最長、投資最多、涉及面最廣的一項具有劃時代里程碑意義的重大民生工程。期間順利完成了國內首次四穿黃河盾構施工,成功攻克紅砂巖地質穩定性差的世界級技術難題……這些重要建設節點《蘭州日報》一一見證。

多年的跟蹤報道中,令記者最難忘是在首次“穿黃”成功后,當全體施工人員還沉浸在喜悅時,外國涵隧專家卻對向南岸推進時需要更換盾構機刀頭的方案給出了“不可能”的答案。根據經驗,在普通大氣壓下的更換作業都可以迫使一個大型隧道工程變更設計方案,更不用說在“盾構穿黃”的高氣壓狀態。然而,蘭州軌道人沒有放棄,將“人一之我十之”的甘肅精神發揮到了極致,邊摸索邊實踐,硬是鍛煉出了一支專業的抗高壓作業隊伍,總結出了一整套適用同類施工的專項方案。當時,已80多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曾在地下47米深的穿黃隧道中面對鏡頭伸出大拇指,贊嘆蘭州軌道交通人:“你們正在創造歷史?!?/p>

標簽:

關閉
最新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