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蘭州市政法機關出臺優化營商環境十項措施。全市政法機關落實全省“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行動,不斷提升政法機關服務保障企業發展的精準性、實效性,努力營造法治化、便利化、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據了解,蘭州市政法機關出臺優化營商環境十項措施包括:
【資料圖】
依法保障企業合法權益。保障企業合法權益根本上要加強對壟斷經營市場、干擾項目建設、破壞金融秩序等黑惡勢力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依法平等高效審理涉企民商事案件,維護企業投資者、管理者和從業人員合法權益,建立快執通道,對涉企案件優先審查執行、優先財產處置、優先案款發還,提高執行效率,保障企業勝訴權益。
加快解決涉企歷史遺留問題。深入開展涉企刑事訴訟“掛案”和民事訴訟積案清理行動,是解決涉企歷史遺留問題的關鍵,“一案一策”開展集中攻堅,健全遏制和預防涉企刑事訴訟“掛案”和民事訴訟積案長效機制;建立破產流程指引和快速司法出清機制,最大限度幫助企業實現“司法康復”。
優化企業信用監管措施。該措施將大力推進商事糾紛簡環節、減時間、降成本、優服務,提升執行合同效能。完善企業信用承諾、信息歸集、聯合懲戒、信用修復等制度,做到企業失信懲戒與信用修復同步推進。完善涉案企業合規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促進企業合規守法經營。
審慎采取涉企強制措施。此項措施主要強化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對涉企執行案件,優先依法使用和解、暫緩執行、中止執行等措施。對涉案企業正在投入生產運營和用于科技創新、產品研發的設備、資金和技術資料等,原則上不予查封、扣押、凍結;對確需查封、扣押、凍結的,為企業預留必要的流動資金和往來賬戶。
妥善處理金融糾紛案件。針對此類糾紛設立專門金融審判合議庭,優化程序、簡化流程,提高金融類案件審判效率,維護良好金融市場秩序。開展涉金融案件專項執行清收工作,與金融機構建立溝通協作機制,穩妥依法執行。常態化開展金融風險排查和專項整治,幫助企業有效防范金融風險。
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完善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審判“三合一”機制,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開展懲治知識產權惡意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和知識產權保護執法司法專項治理。探索執行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保障企業創新動力和權益。
提升涉中小微企業訴訟服務質效。對涉企案件快審查、快立案、快流轉,開通中小微企業“綠色通道”,對涉中小微企業訴訟案件優先受理、優先立案,減少企業訴訟成本。開展涉企信訪案件專項清理行動,對企業來信來訪落實首辦責任,指派專人負責,實現7日答復,3個月內辦結。
加強涉企執法司法活動監督。監督依托審判流程公開、庭審公開、執行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四大平臺,實現涉企案件全流程依法公開。探索完善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監督機制,強化涉企案件檢察監督,依法監督糾正損害企業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
規范涉企行政執法行為。全面落實“首違不罰”規定和“兩輕一免”清單,督促經營主體依法經營。全面推行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開展行政執法專項監督檢查活動,著力解決行政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建設清廉、清正、清新行風。
優化涉企政法公共服務。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在條件成熟的企業設立人民調解組織。依托“小蘭幫辦”平臺廣泛收集辦理企業訴求,常態化開展企業“法治體檢”。推行基層派出所戶政、治安、交管等服務“一窗通辦”。實行機動車禁區通行證網上辦理。加強企業聚集區、產業園區周邊治安巡控力量和巡邏頻次,創造良好生產經營環境。
責任編輯:張軍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