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蘭州市民政局將城關區、七里河區的5個街道、5個社區確定為探索建立困難群眾主動發現報告機制的試點社區,主動發現困難群眾實際需求,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實現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進一步加強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作用,提高社會救助便民惠民水平,實現社會救助無盲區目標。
蘭州市民政局以社區網格化管理為依托,建立由社區干部和網格員組成的困難群眾救助信息工作組,及時將主動發現的困難群眾信息報送街道。以“社工站”為依托,入戶探訪困難群眾家庭狀況,了解掌握家庭成員收入情況,解讀社會救助政策,協助困難群眾理解政策、申請救助。通過“五社聯動”,協同黨員干部、社區工作者,努力做到“急難”對象早發現、早報告、早救助。
同時,優化社區主動發現困難群眾救助工作流程,多渠道、全方位主動發現困難群眾實際需求,確保困難群眾救助有門。社區要每月定期對轄區域困難群眾進行摸排走訪,了解掌握他們的生活狀況。有效運行縣級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堅持部門間聯動協調,對因患病或殘疾等特殊原因,本人申請有困難的,派專人協助其收集、準備相關的申請材料,幫助提交救助申請。
對經主動發現符合救助條件的困難人員及家庭要全面落實社會救助政策,符合城鄉低保、特困供養政策的按程序納入保障范圍;情況緊急的困難對象要充分發揮臨時救助“救急難”作用,簡化審批流程;符合低收入人口條件的及時錄入低收入數據庫,實行動態監測。對符合其他部門專項救助的,即刻轉辦(介)相關部門。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李永萍)
責任編輯:馬和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