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弊鳛橐幻處?,在蘭州市五十二中學教授英語的曾曉燕將這句話牢記心間,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用心用情為所帶學生傳道授業解惑,把“清廉”作為對自己從事教育行業的最好回饋。
在工作崗位上,曾曉燕十分注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她因材施教,教育學生“向前走、正步走”,要做正直向上、有遠大理想的人。也會啟發學生做事不僅要光明正大,還要提升道德的認知,學會明辨是非,為他們系好人生中的第一顆清廉“紐扣”。
同時,曾曉燕還會以身作則,給學生們樹起“用善意為他人伸出援手”的榜樣。為家庭有困難的學生無償購買學習用具及學習資料、力所能及地資助經濟困難的學生上大學、責無旁貸幫助有困難的同事……在她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學生體會到“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
“我的愛人李葉龍是一名軍人,他數十年如一日嚴于律己,不計得失,勤勤懇懇,認真完成上級領導下達的各項任務,盡力為部隊官兵排憂解難,將一腔報國的熱情揮灑在祖國的熱土上?!碧岬秸煞?,曾曉燕有些自豪地說,夫妻二人每年會拿出工資的一部分,修筑家鄉安徽鄉村被雨水沖毀的小路。“我想,這也是踐行清廉家風的一種方式吧?!?/p>
家庭是人生最初的學校。夫妻二人多年來對“清廉家風”的踐行,也如涓涓溪水流淌進了一雙兒女的心田?!扒趦€節約、幫助他人,從小我們就教育他們要養成好習慣,這樣才能茁壯健康成長?!痹鴷匝嗾f,聽話懂事,富有愛心的孩子們讓她十分欣慰,“人之初皆為一張白紙,是家風繪就了人生第一抹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