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9月16日,12只國家級保護動物在連城自然保護區被放歸。他們展翅飛翔,重新回到自己的家園。
此次野生動物放歸活動由蘭州野生動物救護管理中心主辦,放歸的動物共三種12只,其中國家Ⅱ級保護動物長耳鸮2只、雕鸮2只、國家Ⅱ級保護動物紅隼8只。蘭州野生動物救護管理中心對符合放歸野外條件的野生動物,按照及時、就地、就近、科學的原則實施放歸,并聯合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對兩只紅隼佩戴衛星追蹤器,對其活動軌跡進行持續追蹤。
放歸前,蘭州野生動物救護管理中心做了充足的前期準備工作,包括對放歸地的選擇、放歸前動物的評估、放歸檢疫等。蘭州野生動物救護管理中心飼養隊副隊長吳俊峰說:“根據放歸動物的地理分布、氣候環境、生活習性,盡可能在相似的適宜環境中放歸。放歸前專業技術人員對接連城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保護區放歸地進行了分析篩選,最終確定連城自然保護區為放歸地點。我們組織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對擬放歸動物的飛行能力、飛行技巧、羽毛完整性等健康狀況以及見到人或者同類后表現出野外種群行為進行了評估。并且在所有被救助的野生動物已經經過7天的隔離期,完成疫苗免疫和驅蟲等防疫工作。”
2013蘭州野生動物救護管理中心開展野生動物救護工作以來,先后在白水江、天水、酒泉等地及蘭州周邊地區救護了梅花鹿、巖羊、豹貓、狼、獼猴及鸛、鶴、雕、鸮、隼、雉雞類等野生動物2000余頭只,依法依規實施了診療救治、康復飼養、野化放歸、繁育研究等工作。與此同時,積極開展野生動物科學普及和保護教育宣傳工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