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奉先寺大修進度過半 半開放式施工不影響游客參觀

2022-03-11 10:29:22

備受關注的龍門石窟奉先寺“大修”工程已過半!3月8日,多位國內文保專家齊聚龍門石窟,看工程,察項目,為奉先寺大型滲漏水治理及危巖體加固工程“把脈開方”。截至目前已完成項目總工程量的50%,預計3月底完成大佛頂部西側和北側主體工程,整體工程預計5月底完工。那么工程現場情況到底怎么樣呢?大河報·豫視頻記者實地進行了走訪。

半開放式施工不影響游客參觀

“我小時候來,可以抱著大佛的腳……”昨日,在龍門石窟奉先寺保護工程前,一名游客指著施工圍擋上的展板,興奮地向同伴介紹40年前的游覽經歷。為減小對游客參觀的影響,此次龍門石窟“大修”采取半開放方式,60余米高、50余米寬的腳手架上覆蓋著綠色保護網,盧舍那大佛周身顯現,莊嚴俊美的微笑讓游客體味“一眼千年”。

作為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奉先寺位于龍門西山南段。

自去年12月初,龍門石窟奉先寺開啟時隔50年“大修”,除了奉先寺本體和周邊巖體,龍門石窟擂鼓臺區域、萬佛洞、古陽洞等洞窟的保護工作同時進行。為了不影響游客參觀,施工采取半開放方式,預計270天的工期。

多位文保專家齊聚龍門共同為保護工程“把脈開方”

工程現場,4萬米鋼管和防護網為龍門石窟奉先寺保護工程編織了“手術衣”,截至目前龍門石窟奉先寺危巖體加固和滲漏水治理工程已完成項目總工程量的50%,預計3月底完成大佛頂部西側和北側主體工程,整體工程預計5月底完工。

當天,龍門石窟研究院邀請河南省考古學會會長、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石窟專業委員會主任孫英民,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蔣思維,河南省文物建筑保護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呂軍輝等來自國內眾多文物機構的石窟寺保護方面的專家,登上腳手架現場察看工程細節、細致研讀工程文書,共同為保護工程“把脈開方”。

“這不僅是一個文物保護項目,更是一個‘公共項目’,其成果不僅由相關專家驗收,更需要由社會公眾來驗收。”孫英民表示,“要做好施工過程中的科學監測和實驗數據分析,做好多學科應用和系統整合,因地適宜完善施工方案,做到對文物本體最大程度保護、最小程度干擾。”

記者了解到,龍門石窟對奉先寺進行“大修”的同時,還聯合高校對其進行全面“體檢”,通過無損檢測等技術,對洞窟及文物表面風化程度、含水率進行測定,形成完整的石窟病害調查報告。

標簽: 龍門石窟奉先寺 半開放式施工 龍門石窟 周邊巖體 摩崖型群雕

關閉
最新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