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觀點:市兒童福利院生活護理員張培琴: 一切為了孩子 為了孩子的一切

2022-06-28 08:48:04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張培琴是蘭州市兒童福利院一名普通的生活護理員,在從事兒童護理工作的8年時光里,她始終堅持“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服務理念,在日常工作中探索“因兒施育”的護理技巧。2018年,張培琴榮獲蘭州市“最美母親”榮譽稱號。

在日常工作中,張培琴仔細觀察每個孩子的特點,向同事了解孩子在班上的具體情況。“只有了解孩子們的情況,才能知道他們需要什么,才能更好地幫助他們。”張培琴說。

張培琴負責的班上有個叫麗華(化名)的小女孩患有唐氏綜合征,平時總是低著頭躲在角落里不說話,也不和別的小朋友玩耍。張培琴經過觀察發現,麗華覺得自己沒有別的小朋友聰明活潑,有些自卑,甚至表現出自閉傾向。于是,張培琴每天給她扎上漂亮的小辮子,穿上花裙子,讓她坐在小朋友中間,引導其他孩子和她做朋友。只要一有時間,張培琴就拉著麗華的小手和她說話,每次都蹲下來盡量讓自己的目光和孩子的目光保持平行。“慢慢地,孩子變得開朗了,膽子也大了。” 張培琴說,“能夠陪伴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我很驕傲。”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麗華現在不但能和小朋友們進行簡單的語言交流,吃飯的時候還會為小朋友們分勺子、搬凳子……“我還記得她第一次叫我‘媽媽’時,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張培琴激動地向記者分享著自己的喜悅心情,“對于一位母親來說,那一刻我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快樂的‘媽媽’。”班里有個叫欣欣(化名)的孩子生活能力比較差,一直使用尿不濕。張培琴通過鼓勵、獎勵等方法,欣欣的進步很大,基本上做到了生活自理。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曾經說過:“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樣。”有一次,張培琴鼓勵犯了錯誤的孩子主動承認錯誤并給予獎勵,其他孩子看到后很羨慕,慢慢地,孩子們開始勇敢承認錯誤,犯錯誤的次數也逐漸減少了。

張培琴積極嘗試用“放大鏡”看孩子們的優點,包容孩子們的缺點,教育他們懂禮貌、守紀律,幫助他們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護理工作雖然辛苦但責任重大,唯有奮斗才能不負青春。”張培琴說,“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和孩子們共同成長,為他們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標簽: 小朋友們 承認錯誤 他們的生命

關閉
最新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