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不減肥,五月徒傷悲。”連日來,蘭州氣溫連續攀升,又到了打開衣柜“曬”出小裙子、“秀”出好身材的時節,不少市民紛紛將健身計劃提上日程,或是去健身房里擼鐵跑步“揮汗如雨”,或是單車騎行感受春天陽光,或是打開直播間跟著主播“蹦蹦跳跳”,你會選擇解鎖哪種運動健身新方式呢?
1
室內健身場所按下“播放鍵”
4月21日,在城關區盤旋路一家健身房,跑步機、橢圓機……伴隨著強勁的音樂節奏,市民們在各種運動器械上揮汗如雨。“早就想來健身房開啟我的減肥計劃了,但前段時間受疫情影響,再加上天氣還有點冷,一直懶得動彈。這幾天天氣暖和起來,得抓緊時間運動了。”剛從跑步機上運動下來的汪佳佳,一邊擦拭著汗水一邊說。從上周開始,每天一兩個小時的健身已經成為她的生活常態。
隨著科學健身意識的增強,專業化私教課程也成為不少市民的選擇。“雖說價錢貴一些,但是私教課程更有針對性,而且見效更快。”購買了私教課程的小周告訴記者,“我算是一個健身小白,在教練的指導下,運動起來不容易受傷,而且有人督促也能讓自己養成運動習慣。”
當前疫情防控態勢穩中向好,上周市區健身房、室內健身場所陸續按下“播放鍵”,同時,也迎來一波市民健身熱潮。“這段時間,來我們健身房鍛煉的人明顯增多,器械使用率明顯高了很多,而且前來咨詢辦卡的人也多了起來。”該健身房工作人員介紹。
2
居家健身 器材銷量增長
沒時間去健身房怎么辦?一塊瑜伽墊、一對小啞鈴、一條彈力帶……花費百余元,就能在家打造出一個屬于自己的“健身房”。沒有教練怎么辦?點開網上的健身課程,一套健身操跟練下來,汗流浹背,運動效果不輸健身房。如今,居家健身這種運動方式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熱捧。
在名城廣場的一家運動器械銷售店,不少消費者正在選購健身器材。“這個彈力帶才39.9元,肌肉訓練和塑形拉伸都能用得上,太實用了。”市民許晶的購物車里已經擺放著好幾件健身器械。
隨著疫情、居家辦公等因素影響,小型健身器械因便攜、易收納、操作簡便等特點成為居家運動消費的“大熱門”。記者瀏覽電商平臺發現,不少啞鈴、彈力帶、臂力器等小型健身器材的月銷售量超1萬件。
“疫情會有起伏,但居家鍛煉不能斷。”“運動達人”小王“曬”出自己的健身器材——瑜伽墊、啞鈴、彈力帶、泡沫滾軸,總共花了不到300元,但已經可以滿足她的日常健身需要,“原來我也是健身房的‘常客’,但經過疫情期間的宅家,讓我越來越習慣居家鍛煉。不僅不用擔心天氣、環境影響,而且可以隨時隨地鍛煉,非常方便。”
3
在直播間里“云健身”
“李佳琦叫我‘美眉’,劉畊宏叫我‘堅持’。一個掏空我的錢包,一個掏空我的身體。”最近,“人財兩空”組合讓愛看直播的女孩著了魔,特別是劉畊宏已經成為直播界的現象級博主。每天晚上7點半,都會有一群被稱為“劉畊宏女孩”的粉絲守在他的抖音直播間,跟著他一起跳操。
“今天也是‘劉畊宏女孩’。”熟悉朋友圈文案,再配上一張運動照,4月19日晚,跟隨著直播間蹦蹦跳跳半個多小時的都市白領張丹在朋友圈完成了當天的運動打卡。“這幾天晚上我都守在抖音直播間,跟著劉畊宏的健身直播一起跟練,直播過程中氣氛既搞笑又歡樂,讓人非常‘上頭’。”張丹說:“直播過程中,主播會不停地講解每個動作的要領,然后提示動作的標準性,并且分解每個動作所訓練的部位,一場跟練下來雖然累得氣喘吁吁,但非常有成就感,真的感覺在燃燒‘卡路里’。”
除了健身直播,Keep、樂刻等健身平臺均推出線上健身課程,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我平時喜歡在Keep上找健身課程,減脂、瑜伽、健身操等等線上課程種類非常豐富,我還專門開通了會員,每天跟著健身課程鍛煉,還有專業健身教練直播授課,感覺也很方便。”大學生小趙說。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缺乏科學指導,鍛煉方式不當,居家健身效果不僅大打折扣,甚至會引發運動損傷。健身行業從業者馬先生表示:“在家訓練的時候,盡量選擇安全系數高的健身項目,不宜進行挑戰性強的項目。”在選擇網上健身課程或者健身App的課程時,要根據自己的健身水平進行考量,負重從輕到重,強度從低到高,然后一定要確保足夠的熱身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