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安慶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議上獲悉,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汛期全市階段性短時強降水呈多發趨勢。全市災害類型仍以滑坡、崩塌為主,規模以小型為主,強降雨和不合理工程切坡仍是引發地質災害的主要因素。
5月至9月的汛期及冬季雨雪凍融期是地質災害易發期和重點防范期。今年安慶市將重點做好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山地丘陵區人員集中地、各類旅游景區景點、山區交通干線路段、各類工程建設的防范。截至2022年3月底,安慶市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545處,其中,崩塌385處、滑坡147處、泥石流10處、地面塌陷3處,直接威脅人口5千人,直接威脅資產1.7億元。全市共劃分為2個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3個地質災害次重點防治區,1個地質災害一般防治區。其中桐城市龍眠街道—潛山市水吼鎮—宿松縣柳坪鄉一線以西大別山區和懷寧縣月山鎮—石鏡鄉—清河鄉一線周邊低山丘陵區作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重點防治區。
為最大限度避免和減輕因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安慶市將扎實開展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加強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的推進實施和成果運用,評估地質災害易發風險區和隱患點的穩定性及發展趨勢,逐步做到“隱患點﹢風險區”雙控;將推動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科學規范,全面運用市級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市、縣兩級自然資源和規劃、應急、氣象、水利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共享信息,加強會商研判,科學、及時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預報;堅持標本兼治開展隱患綜合治理,完善資金配套,結合地質災害搬遷避讓“以獎代補”和工程治理補助等政策,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規范申報、實施地質災害綜合治理項目,確保綜合治理取得實效,力爭全年全市有計劃、有步驟消除50個隱患點。
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嚴格執行汛期24小時值班帶班、信息報告等各項工作制度,完善預警響應機制,對重點防治區域、危險地段和隱患點,在汛期內要嚴格做到雨前排查、雨中巡查和雨后復查,關鍵時期堅決果斷組織受威脅群眾轉移避險并妥善安置。
2021年,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形勢總體平穩,累計發生地質災害災險情60起,直接受災群眾91戶426人,轉移受威脅群眾1061戶3575人,無人員傷亡,造成各類經濟損失約1200萬元。(見習記者 孫佳悅)